年齡漸長,才發現自己看似鋼鐵般堅強的背後,其實仍然是個不折不扣的女人家。

總以為科學主宰我大部分的人生,理性佔據我大部份的思維,但是最後終究敵不過女性荷爾蒙在我身體裡的作用,尤其是在結婚之後、流產之後、中年再次出國定居之後...,清晰的腦袋有時仍敗給了內心的糾結。

原本應該很開朗豁達的科學人生觀,竟落得只剩空殼。人家說:醫生的病識感很低。我覺得應該其適用範圍可以再擴大一點:生物相關專家學者的病識感都很低。以為自己太了解生物的所有運作機制,太明白外界刺激所引發一連串的chemical reactions做造成的喜怒哀樂,以為自己早已能淡定面對生老病死...,其實忽視了身體和大腦運作的複雜度is far beyond our knowledge。那些以為自己可以承受的,其實是心裡不可承受之重。

就像酒醉的人從來不會承認自己醉了。

 

過去十幾年忙碌高壓的生活,從沒注意心裡早已承載太多。當一個半公眾人物,慣性地以“開朗”“樂觀”“積極進取”“善於開導”...面對生活的一切,現在終於明白其實它們不是同義詞,而且並不是會一直且同時存在的人格特質。

相處起來“一點都不開朗”的木頭人,出乎我意料之外的,非常“樂觀”!在我眼中,樂觀到難以置信。天大的挫折和難過都只是一個晚上就過去的事情。套句內地人說的話:“內心真的很強大!”

他也許真的寫不出風花雪月的詞句,說不出“沒有你,我活不下去”的灑狗血情話,做不出“你傷心我抱抱”的感人動作。但是,當我鑽牛角尖地悲從中來時,他默默且真心給了一份像太陽的亮光。杞人憂天、一不振,或是傷心懊悔這些成語都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
當初閃電嫁他時,沒能馬上看出來的人格特質,終於在一個屋簷下相處年餘後,漸漸體會到了。

就像一本書,翻了好多好多頁之後,終於發現是個寶典。

 

這讓我不禁想到,那年他第二次想約我出去時,我古靈精怪地反問他:『給我一個需要再見面的理由?』

他想了好一會兒說:『你就像是一本書,引人入勝,值得繼續讀下去。上一次是第一次見面,只是看了封面。』

 

 

當時只覺得這位先生好八股,好老套的回覆。呵呵,現在卻發現,認識一個人真的是在看一本書啊~

結婚五年,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一本值得看的書,但是木頭人卻是值得我認真研讀的一本寶典。

 

所以啊~   

 

看書,真的不能只是看封面。

(逛博物館要認真欣賞,逛植物園也需要好好認識植物,如果只是門口拍照就太可惜了!)

 

【本文章照片攝于Balboa Park--- San Diego, CA, USA】

arrow
arrow

    Vinmily201505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